针对湖北襄樊女企业家停捐事件中,受捐者的不感恩和捐助的“索捐”,以及舆论对此事喋喋不休的争议和交锋,杂文家鄢烈山先生在《南方都市报》撰文认为,这暴露出当下中国社会一种病态,人与人之间缺乏起码的信任,互相猜疑互相防范。人变得刻薄、偏激,缺乏平常心,不宽容。相当多的人都怀有一种“受害者心理”――
“受害者心态”不是一个抽象的词,你时刻能感受到它的存在――弥漫于网络跟帖中,夹杂在街头巷尾的闲聊中,深嵌在许多新闻事件中,甚至就隐藏在你的潜意识中。
受害者心态不仅存于底层身上,不少掌握着一定资源、相对强势的阶层也有这种心态。对国内富豪的一项调查显示,多数被调查富豪认为,财富给自己带来“不安全感”,感觉自身是仇富舆论的受害者;一些民企老总常抱怨工作压力大,一些白领则抱怨成为“过劳模”,医生则更是抱怨没几个表示让后代继续当医生。
贫富差距应该是受害者心态普遍化的第一个原因。有人是因为处于真实的利益受损境地而有受害者心态,比如下岗工人和失地农民;有人是因为遭遇舆论敌视而感到受害,比如富人和医生群体。大家似乎都在断裂的舆论语境中互相伤害。第二是社会存在着一种垄断着各种资源的强势群体,面对他们,没有人会有安全的感觉,从民企老总到高级白领,再风光的阶层也会感觉自己是弱者。最后则是制度的不规范,制度最大的功能在于能给人以稳定的利益预期,而我们当下的不少制度还不规范,透明性、法治化、规范性程度不够,公众难以有稳定的利益预期,不信任和猜忌之心自然横行。
一个大多数人都感觉受益的社会才是健康和理性的社会,普遍的受益感才能让人与人之间充满信任,才能让人看问题时更有宽容之心,才能使人带着一种寻求共识的平和心态讨论问题。而一个大多数人都感觉自己受损、受害的社会则完全相反。
首先,正如鄢烈山所言,人与人之间会变得刻薄、偏激、缺乏平常心,不宽容。人人都是“受害者”,哪里还会有宽容和平和,自然会带着一种“他人即是地狱”的对抗心态去看待他人行为――在言语上,表现为网络空间中愈演愈烈的话语暴力;在舆论上,表现为舆论空间争议性、交锋性话题越来越多,人人“得点小理便毫不饶人”;在行为上,表现为暴力冲突的增多,强烈受迫害意识下的暴力会比一般暴力强得多。在这种刻薄的舆论喧哗中,大家带着一种对立情绪互相讨伐,不是想着寻求共识而是想着互相伤害,结果形成莫大的舆论内耗。人人都站在受害者的立场上去发动攻击,冲突越来越剧烈,侵害越来越理直气壮。
然后是没有了多少是非感,也使人习惯性地拒绝反省自身的责任,理直气壮地要求别人承担责任和义务。在不少问题上我们多数人其实是不折不扣的施害者,但习惯了受害者心态后,公众常常会放弃对自身的反省。比如环境保护,许多问题缘于芸芸众生那些庸常的“恶”――从随地吐痰到随手倾倒垃圾,从使用塑料袋到私车废气,从乱砍滥伐到频繁使用空调,可我们谈环境污染时,只会倾向于把自己当做受害者,而故意忽略自己的责任。
受害者心态使得责任与义务缺失,规范和秩序失衡,体谅和宽容也随之变得稀缺。
(摘自《2007中国年度杂文》,漓江出版社2008年1月版,定价:29.80元)